【教师风采】竹杖芒鞋,与生态相拥——专访2016年“宝钢奖”获奖教师石先阳

发布时间:2017-03-11

本网讯(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单培培)“不好意思,来晚了。”这是石先阳老师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见到他时,他刚开完一场会议,还未呷一口茶,便匆匆投入到采访当中。

作为成立才6年多的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忙碌,是他的日常。

请坐。他俯下身,细细擦拭完办公桌前的椅子,请我坐下。些许白发,和善笑容,炯炯的眼神与额上的皱纹显得有些不相称。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 石先阳


忙碌是他的日常,精神抖擞也是他的日常。

2015年4月,石先阳承担的关于淮南采煤沉陷区的研究课题通过了省级鉴定。潘谢矿区煤炭开采导致土地沉陷和积水。三年来,他俯首山水,采样调查,致力于沉陷区土地利用模式及生态效应的研究。栉风沐雨已是寻常事,研究中更常遇到瓶颈,冥思苦索不得答案,对此他早已司空见惯。“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辩证地看待科研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科研工作者需有一颗平常心,问题的产生往往会带来新发现。”历时三年,几多坎坷,习惯了重压,困难也便在光阴悄然中灰飞烟灭。最终,他和他的团队完成了课题研究。项目的完成能为沉陷区未来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借鉴和指导,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漫漫科研路,他从未止步,行走至今,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课题11项。在国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3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科研任务虽繁重,石先阳却从未在教学工作上马虎过。“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保证备课质量。”他谈道。每他都会花足够的时间备课,并通过QQ群及时与同学们交流。除此之外,他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我们会定期开放实验室,让本科生提早进入老师的实验室。”在他看来,实践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我们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更多地参与实践。”

三尺讲台,三寸之舌,三千桃李,是石先阳教学工作的写照。他曾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张教必有方,构建了“五层次、四平台、三模块”的立体实验教学体系,着重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和科研素养,“这种体系适合于每一位理工科的学生。”

石先阳从1989年起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读本科而今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任职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到而今两鬓渐白近知天命之年,不知不觉中,太阳成集团tyc234cc已成为他数十年来展现自我的舞台。石先阳老师致力于“寓教与研”,不断探索复合型、创新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来,环境科学专业的建设亦取得了很大进步”石先阳说,2012年成为安徽省特色专业、之后又获得了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及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的支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要靠后来者继续蜗行摸索,曙光在前方。石先阳老师,案牍劳形,诲人不倦,将带着他的光芒和学生,走得越来越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