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会】如何当好研究生

发布时间:2011-12-09

 

 

2011年10月12日   叶大年 磬苑校区博学北楼D101
 
    大学生作为高级建设人才,是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艰巨任务。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对中国留学生代表讲话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当代大学生为国家工作3050年(即鸦片战争200年后),正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时刻。
    第一,研究生不是“大学生”。研究生与大学生有质的区别,研究生不只是比大学生读更多的书。研究生,顾名思义是做研究的学生,要学会独立地进行研究并写出有一定创造性的论文,如此依然不足。许多研究生在老师指定的题目上都做得不错,学位论文的评语也不差,但是毕业后仍然不会进行独立选题,离开导师后像没头苍蝇一样不知方向。一直以来,我要求硕士研究生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具有一定创造性,学会独立寻找适合研究的课题并进行创造性研究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研究生。研究与学习不同,学习针对的主要是前人已知的知识,而研究是要探索前人未知的知识,因此研究生的学习实质上是要获得创新能力,研究生要转变大学生式的学习方式,以取得更多的收获。
    第二,研究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创新,而不是做拷贝知识的光盘。读研不只是学习大学时期未学到的知识,更要学习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方法。就培养国家高级建设人才而言,在大学本科的通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明显不足。在地质学领域,当代大学生与6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专业知识不足,基本功不够扎实,因此硕士研究生还有学习专业知识的任务。然而,国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能够传授知识的教师,所以说掌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的方法才是研究生最重要的任务。50多年前,一位来自苏联的清华大学教育学顾问曾说过,我们需要的是会思索的头脑,而不是一个垃圾堆似的脑袋。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要培养的正是能够创造新知识的研究生,而不是拷贝知识的光盘。
    第三,“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其弟赵匡义(宋太宗)即位,赵普再度为相,有人讥讽赵普没有学问,只不过读一部论语而已。赵普对宋太宗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指《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后人从此引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基本功的重要性。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论语》”,读书要少而精,这方面需要研究生导师给出指点和建议。作为一个矿物学家,我的“《论语》”是偏光显微镜技术、晶体化学知识和硅酸盐的物理化学原理,这些基本功在矿物研究上终生受用。而现今的研究生对自己的“半部《论语》”还不够了解,在专业基本功方面还要加强。
   第四,“干”字当头,“读”字在后。一般来说,当研究生掌握了一个科研题目后首先进行调研,了解前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而后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并开展研究,最后写出论文报告。而我更趋向于另一种程序,即当掌握科研题目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已具备的知识制定规划,在实践中读书求索知识检验自己。在此过程中的发现和成果能够增强自信心和实践的动力,激发创新潜能和求知欲,取得更大的收获。回顾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充分体现了“干”字当头,强调革命实践的重要性,而不是纸上谈兵;邓小平理论中“摸着石头过河”也突出了要在实践中探索真理。读书固然重要,但对于研究生而言,要分清读书与研究实践的主次地位,在实践中求索,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第五,课题是科学家真正的财富。英国哲学家培根有言,知识就是力量。而对科学家而言,研究课题才是真正的财富。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选题是一项重要内容。就读书(尤指读论文)和选题,钱伟长先生曾给过我几点建议:一是不能盲目读书,不要相信书本是完美的;二是要带着思考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读书;三是读书时要以怀疑的态度审视作者的观点,思考其观点是否正确、完善,是否有深入的余地;四是思考作者的研究成果是否有举一反三的可能,即是否可以再创新;五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发现的问题,定期回顾和整理。在学习与实践中会遇到四类问题:一种是不算问题的“问题”,由于自己少见多怪误以为难以解决;第二种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大问题”,就地质学而言,探索地球或宇宙起源一类的问题就不适合作为研究课题;第三种是鸡毛蒜皮的小问题,研究价值不大;第四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小问题”和意义重大的“中等问题”。独立寻找研究课题的能力是衡量研究生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如果在科学研究方面,我算一位成功者的话,选题则是我成功的主要因素。我在大学四年级时发现矿物的光学性质和晶体化学之间的关系,于是决定以此为课题并坚持研究了26年,著有一书,后来它成为我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六,研究问题要抓重点。如不研究洪秀全是否留胡子而要讨论张建中杀人问题。据说有人专门研究洪秀全是否留胡子,由于太平天国时期规定不允许画人像,无据可查,因此这个问题的研究价值虽小,但研究难度很大。由此看来,类似洪秀全是否留胡子的问题不值得研究。1956年,国家号召青年人向科学文化进军,在12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时的日报曾发表大篇幅的文章表扬一位以张建中在四川杀人人数为研究题目的学生。事实上,这个题目十分容易,借阅四川图书馆中记录明末清初时期的各县县志,搜集有关这一事件的信息,对杀人数据进行整理,仔细核对并进行论证分析,至此文章的主要素材便已得出。这件事对我选择课题和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研究工作中时常提醒自己不要研究洪秀全是否有胡子而要研究张建中杀人。
第七,培养明察秋毫的观察能力。无论是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社会科学方面,敏锐的观察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不要让奇妙的现象从自己身边溜走,往往重要的发现来自于敏锐的观察能力。在地质学的历史中有很多传奇故事,如1927年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地质学家丁道衡参加了中瑞考察团,路过包头北面的白云鄂博时被一座黑色山峰吸引,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白云鄂博的铁矿。他将白云鄂博铁矿的标本带回来并请同学何作霖(我的老师)帮忙鉴定这块石头质地,结果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最终使得白云鄂博的稀土矿被发现。再如,钱三强与何泽慧也是通过观察才发现原子裂变中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的现象。前辈们的经验都体现了洞察能力的重要性,对我今后的科学研究影响颇大。我对云母的研究也要归功于我的老师对我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如果不重视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就会让很多重要的发现从自己的身边溜走。
对自然现象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对文化古迹也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板块构造”就是经过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及气象学家魏格纳对地图的仔细观察慢慢得来的。我观察了地图五十年,终于发现城市在地图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通过一步步研究,最终出版了《城市的对称分布与中国城市化趋势》的专著。这些都反映了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八,永远向看得见的高峰攀登。“看得见的高峰”指有限的奋斗目标,一个人要有奋斗目标才有可能成功。我认为,目标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渐提高目标,切勿好高骛远。这就好比,一开始人总是要攀登较低的山峰,然后慢慢挑战更高的山峰。如果心脏不能承受太大的压力却想着要先攀登喜马拉雅山,这肯定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此我想跟大家说一个“安徽现象”,安徽的文化积淀丰厚,从安徽走出的很多大学生在其它地方求学成功之后都成为了名教授。因此,诸位现在安徽就读的学生一定不可轻视安徽。
第九,要勇于承担国家交给的任务。尽管要研究的课题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但是国家派给你研究,说明这个课题是有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那么你就要勇于承担。
我今天大致讲了九件事,如若对在座有点滴的启示,我将感到荣幸之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