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典讲坛】黄德宽谈汉字之美:典雅·巧思·韵律

发布时间:2010-09-15

 

大家晚上好!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文典讲坛开张的第一场,让我来讲汉字,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想这也是汉字的荣幸。汉字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我们每个人对汉字是既熟悉又陌生。要说熟悉,大家从小就学、写汉字,有的人字写得还很好。要说陌生,中国十几亿人口,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使用的汉字的来龙去脉恐怕即使是学者也说不清楚。汉字研究领域存在“三大之谜”:第一是汉字的起源之谜;第二是汉字图形化持续之谜;第三是汉字未来的方向之谜。由此可见,我们虽然很熟悉汉字,但实际上对汉字也还是很陌生的。

汉字对我们来说是既可爱又麻烦。说它可爱,我们离了汉字不行,我们用书面形式交流、表达情感,汉字必不可少。中国人很喜爱汉字,如果改动汉字一点,大家都有意见。前不久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一个《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很多人提意见,甚至有的网友在网上把专家大骂一顿。说它麻烦,我们每个人都难保会念错字、写错字、遇见不认识的字。不仅你们如此,我作为中国文字学会会长也如此,因为汉字实在是太丰富了。所以我们说汉字既可爱又麻烦,不仅一般人有这样的感受,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对汉字的感受也是如此。

古时候汉字是很神圣的。有个外国学者说中国文字是伟大的创造,瑞典有个研究汉学的著名学者高本汉,他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对汉字的评价非常之高。饶宗颐在最近出版的一本书中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精神文明的旗。赵平安老师还在“光明讲坛”做了个题为《汉字——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文化讲座。这些专家对汉字多么赞赏和喜爱!现在仍有很多人研究汉字,前不久还有人从北京来请教我:“为什么从文化名人到普通工人都喜爱汉字,愿意研究汉字?”阮小园曾说,“汉字是魔方”,“是启迪人们智慧的东西”,“汉字是二十一世纪的文字”。

但是也有很多著名的学者中把汉字骂得狗血喷头。钱玄同在1918年《新青年》四卷四号上写过一篇讨论汉字的文章说:“预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使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把汉字说的一无是处。他的言论一出,马上就得到了新文化的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的赞同。不过陈独秀说他太偏激了,认为应该“先废汉文,姑存汉语”,胡适表示赞成。傅斯年认为,中国文字“起源极野蛮,形状极奇异,认识极不便,使用又不经济,又笨又粗,牛鬼蛇神的文字,真是天下第一不方便的器具”!汉字从非常神圣的地位一下子被这些新文化的著名人物骂得一无是处。由此可见,不同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对汉字抱有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今天我们以一种更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汉字。我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字,是人文性很强、内容很丰富的文字体系。汉字的产生不仅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标志,而且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并延续至今,如果没有汉字,就没有如此多孔孟圣贤之书留下来,我们如今能了解过去吗?中国文化能传得那么远吗?

不仅在中国,汉字传到越南后,越南人根据汉字创造了“儒字”。由此来看中国文化是靠汉字传于异世,流于异地,是连接我们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汉字还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把汉字写得很美,因为汉字本身就拥有内在的美。安徽籍的大书法家赖少其写的书法叫“赖体”,他的字写得很拙朴,就是这种拙朴形成了他书法的独特风格。

理性分析汉字的美,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一是汉字的美源自它的古老悠远。它是一条蜿蜒无垠的历史长河,读汉字的历史就是读中国的历史,几千年来延绵不绝。二是汉字的美源自它那奇妙的构型。它的构型是我们先人伟大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巧思之美。三是汉字的美还源于它飘逸灵动的线条。它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非凡的艺术创造精神和书法艺术的独树一帜。

我们今天围绕“典雅、巧思、韵律”这三个关键词来一起体味汉字的美。典雅是雅致而不粗俗;巧思是指思维精巧;韵律是指汉字深层的节奏变化。

一、典雅之美。

这主要来源于汉字悠久的历史。当今世界,只有汉字几千年来沿用不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的来源古老的文字体系,也是古典文字的代表。而汉字的创造者、使用者从来都是中国文化的精英群体,中国博大精深的礼乐文化又赋予了汉字本身丰厚的内涵,所以说汉字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内涵丰富。汉字按照它自身美的规律造型,是方方正正的二维平面结构,体现出它形态的雍容。这种形态的雍容是从历史中来的,从礼乐文化的哺育中来的,所以汉字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古老,很有魅力。汉字就是历史,就是文化,就是内涵。

汉字是怎么起源的?这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古人传说是仓颉造字,这个传说在战国的文献资料中可以发现,《荀子》、《韩非子》都有记载。荀子说:“造字者众矣,仓颉独传者一也。”后来越说越具体,有人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在鸟兽行集之际,他看到脚印,产生联想并受到启发,开始造字。还有甚者说他有四只眼睛,所以他造出来的符号是否成一体系他一看便知。淮南子编了一本书叫《淮南子》,书中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黍,鬼夜哭”,惊天动地。

近一百多年来,考古学家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发现了很多文化遗址。新石器遗址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沿海地区都有广泛的发现,很多遗址都发现有与文字相关的东西,尤其是黄河流域。在河南舞阳地区有一个“贾湖遗址”,距今约有八千年,在那里就发现刻有符号的甲骨片。有人认为这些刻画符号和甲骨文有联系,虽不能说它是汉字的源头,但它至少说明早在距今八千年的甲骨上就刻有符号。

去年我们在蚌埠市双墩开了一个国际会议,影响很大。遗址的发掘物中存有非常丰富的刻画符号,我发现大禹治水的故事在那批符号中就有表现,而且淮河在这批符号中也有表现。有一个符号上面是一个方框,下面是两道弧线,根据我的解读,这两道弧线代表水,方框代表四方,这不正是淮河么!大禹治水,洪水滔天;这里面有一个符号,有山有水有泼纹,有天上的星星,洪水把山都淹没了,唯见天际一颗星星,那不正是“洪水汤汤,怀山襄陵”么!外国学者评价这批距今67千年的陶文符号说:“这些符号数量之多,内容之复杂,结构之奇妙,是中国新石器符号中的第一号。”

我们再看仰韶文化。西安半坡、宝鸡白松岭、长安五楼等地出土的很多彩陶上都有相当数量的刻画符号。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汉字,很多人都写文章讨论过。郭沫若1972年写了一篇文章,就以这批材料讨论汉字的起源问题,影响很大。现在看来说它和汉字有关,证据不足。在南方,浙江良渚镇出现了很多符号,更为重要的是良渚镇发现了一个古城。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当时良渚人祭祀的场所和墓葬。文明的三大标志就是有城市、大型的仪式性建筑和文字,所以说良渚文化很可能是一种文明时代的东西。这123三个相似的符号,符号2有山有月有太阳,山顶还有一只鸟,21的变化,3也是由2变化的,这可能与早期氏族图腾的衍生变化有关。

比它晚的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符号12中,1是一个月亮和一个太阳,2是太阳月亮加5个山峰,这与前面的符号有精神上的相通之处。大汶口符号与汉字关系是最密切的。安徽蒙城西慈寺也出现了刻画符号,这说明大汶口文化从山东到安徽,安徽再往南到浙江,或许大汶口文化就是由良渚文化演变而成的。

山东大学考古系前几年挖出了一个陶片,在清洗的时候发现上面有符号,这些符号据证把汉字的历史提早了800年。这个陶片一共有11个半符号,有的字写法上像外文,有的字又很像汉字,但是说把汉字的历史提早800是不严谨的。虽然不知道它和汉字有什么关系,但是至少告诉我们这是文字。研究文字有一个标准:单个的符号不是文字,成块的就是文字,所以这肯定是一种文字,但不一定是汉字的前身。现在汉字的起源只能说到甲骨文,但我们可以往前追溯到甲骨文之前。我写过文章论述殷商甲骨文之前的商代文字,我们已经可以找到比较多的证据把文字的历史一直延续到商代初年。我们认为公元前21世纪汉字已经起源了,只是材料太少无法让人信服。

殷商晚期的文化比较发达,留有丰富的甲骨文,而甲骨文距今3300年,从此以后,汉字就延续下来了。现在有字的甲骨文已达10万多片,单个不重复的字有4000多个,我们已经确定无疑可以认出来的有1500多个,而且甲骨文基本都能读懂。

甲骨文源自古时期占卜,它根据字的长短变化来判断一个词形成的好坏。举个例子,“卜”的产生——先画一个不太通的圆槽,然后再挖一个竖槽,靠着这圆槽煅烧骨头,骨头受热以后就发出“噗”的声音。由于“噗”和“占卜”的“卜”同音,所以就造出了“卜”这个字。而“雨”上面是个天,雨滴朝下掉,雨点断开,随风起舞。所以汉字看起来容易,造起来难,需要我们用联系的眼光来看。

甲骨文之后就是所谓的青铜器时代,青铜器包含玉器和铜器。这些器物功能多样,比如做饭、制汤、盛酒等。在青铜器上刻的文字就叫金文。到中期,字就写的很秀气了,汉字在周基础上也更加规范。然后到春秋战国,天子之下分封诸侯,诸侯以下又分封诸王,因为每个统治地域内都有各自的汉字体系,所以战国的文字林立,汉字的书写材料也更为广泛、多样。战国中期的文字,有用毛笔写在竹简上的,有写在石桌上的,有写在陶器上的,还有印章上、货币上等。古文字写得精细流利,具有南方的柔美。

秦代的文字和西周的文字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并开始简单延伸。到了秦朝统一中国之后,统一文字,那种文字就是小篆。在小篆统一文字之前,以手写体的隶书为主要方式。隶书的形态和小篆的形态有明显的差异。隶书是汉字的一个过渡时期,它是汉字从古典形式向现代形式转变的开始。到西汉,隶书基本上形成了一种标准字体;到东汉的时候,隶书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产生了隶书的新字体,这就是楷书的前身。从这以后到魏晋开始慢慢发展,一直到今天手写的样子。“鸽头燕尾”是隶书的特点,一波三折,线条本身还灌输了颜体的规范。隶书写得开张并且有轻重的列横。到蔡文姬的父亲蔡,他把当时的经书写好刻在石头上,供天下读书人来抄写。这有标准的东汉时期隶书版本,在西边沙漠地区发现的版本《汉典》还有典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字。东汉时期楷书开始形成,到现代还有点艺术的样子。继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以后,宋代印刷体广泛流传,雕版印刷术广泛流行,汉字就不再变化。印刷体就宋体而言发展地非常成熟,手写体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一直延续至今。

明清西洋传教开始进入,比如利玛窦。由于明清时期传教士的四起,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交融,东西文化碰撞开始。在这个时期,西方科教发达。科教为什么发达?因为英文只有二十六个字母,文字简单,而我们中国之所以不发达,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不发达;教育不发达,又是因为我们的汉字难认、难学、难写。于是我们要废除汉字,改学英文——清代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这种逻辑,这实在是对汉字的一种谬论。

今天我们还在思索汉字的意义,例如新文化改革,汉字简化方案。汉字简化之后,出现了五十年代大陆使用简化字,香港、澳门还在用繁体字这种繁体字、简体字二元并举的格局。七十年代以来,又开始化繁为简。

汉字从古老的历史走到现在,到基本固定下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汉字创造并传递了中国文化。汉字创造出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中国文化也在汉字创造的世界中得到继承、发扬,使各代人受益无穷。所以说汉字具有典雅之美。

第二:巧思之美。

何谓“巧思之美”?“美”字,上面是“羊”,下面是“大”,羊大了就美。羊大为什么美呢?羊大而肥,汤也好喝,肉也好吃,所以我们说,羊大就美。还有一“善”字,“善”是什么?“羊”加“吉”,羊代表吉祥、和谐。这两个字不仅解释了自身的意思,字型也相同。这就是汉字构造之美。

汉字复杂,所以只有分清其字才清楚。为什么“王”是三横加一竖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他说“王”是“天下威王也”。天下人都敬畏他,它有很强的凝聚力,有都归向于他的一种欲望,所以他为王。那“三”是什么呢?他就解释说,“三”代表“天、地、人也”,上面一横代表天,中间代表人,下面一横代表地。孔子说:“贯三为王”。王是什么?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中间是人。谁能把天地人贯通呢?就只有“王”。所以就是说天下归王,贯三为王。这样来分析“王”非常好。看旁边儿这个“王”的古体,侧着看就是一个板斧。 “板斧”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说王就是闪着黄色光芒的一个大板斧,所以斧子是王权的象征。为什么斧头会代表王,是王权的象征呢?这与早期人类学发展有关。古代部落与部落之间,一个重要的工具和武器是斧头。斧头是王权的象征,后来变成了三横一竖,成为今天的“王”。

“天”大家熟悉,上面一横代表天,《说文解字》中说:“天,顶也”。头顶上面的天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天也叫顶。其实“天”这个字,最早就是这“头”,你看着青铜器上面这最后几个字,这个是“大小”的“大”,侧着身,然后把头画出来。再看这个字,这个字就是“天”。甲骨文那一横,由于甲骨是刀刻的,画圆不好画,就画方框,然后在上面再加一横,这样不就变成了“天”字了吗?天是人头,陶渊明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为什么叫做“刑天”呢?把头砍了,没有头,只有眼睛,容易战斗。“刑天”不就是砍头吗?我们研究汉字,今天“元”是“开始”的意思。这是人头的象形,上面是三根头发,眼睛人头,然后这样一步一步的变了。元是人头,所以“元”有“第一”的意思,即首要。 “元首”,“首”也是人头。“元”是头,“首”也是头,这是词典从今天的语言学研究,达到汉字意义的要素。再说“元旦”这个“旦”是早晨,“旦”,下面一横是地。太阳从地上升起来,就是早晨。这就是意义,是对汉字意义的一种解释。这时发现甲骨文中一个方的东西,可以读“方”,可以读“臣”,可以读“丁”。但开始时作声母的,后来变成一个具体的形象来做解释。我们说“擎天”是顶天立地的意思。再看下面这个字——“旦夕”,就是早晚的意思。

古今在时空上相距非常遥远,所以我们对汉字是既熟悉又是陌生。我指的这些意思我们今天不知道,古人在很久以前就知道。在东汉的时候,许慎的《说文解字》把汉字的简单制作出《六书》,就是用指事、象形、形声、转注、假借、会意等,这就是汉字的构成,许慎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写过。在这“六书”里面,有两书与造字无关,就是假借和转注。其他的四书都能称之为造字法。对于古人是怎么把汉字造出来的,现代人提出了新的方法进行解释,对这些解释我不太赞同。其实汉字的构造,内涵非常丰富。看这两个字,上面是 “衣服”的“衣”。古人穿着大领的衣服,衣服下面加一个手,在衣服下面长了两个叉。古人穿的毛皮衣服,被称为“裘”。看这个字,一个人跪在那,脸上长着三根毛,就是我们这上面给的第一个字,“须”。那眼睛上面长三根就是现在的“眉毛”。古人要是画一个眉毛肯定很难,他认为眉毛肯定跟眼睛有关,眼睛上面长三根。那依此类推,嘴里边长三根就肯定是“牙齿”。“齿”只能长在口里面,画一个口,牙齿在里面长着。很多有意思的字,既可以把字所构成的形象描绘出来,又可以把那些字所传达的意思整体地表示出来。还有一些字,我在这里就不作一一解读了。

说完象形、指事就该谈到会意了。会意就是把不同的字加以组合,进而把它们的意思汇合起来构成新的意思。“妇”这个字就为会意字:一个女子加一把扫帚。这个会意字背后体现的是劳动分工:男子在外打猎、种地,女子在家做家务。会意字后来发展为把两个字的意思连在一起,比如“不、正”为“歪”,即为新类型的会意字。

   下面再说形声字。一个符号表示意思或者标志意义的范围,另一个符号表示读音,组合起来便是形声字。汉字到西周以后愈发演变为一种线条化的样式,汉字这种线条化的样式无疑对象形造字带来了一定困难。其实古人早在殷商时代就发明了通过记录词语的读音来造字的方法,即形声造字法。据研究得出西周时期新产生的文字中80%以上都为形声造字法所造。

汉字奇妙的构思不仅体现在汉字的深层结构,也表现在它的外在。这体现了古人丰富的联想,巧妙的构思,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细致观察和精巧表达,古人的思绪之美、思绪之妙、思绪之巧可见一斑。

   三、韵律之美。

汉字有其韵律之美,突出表现为由汉字萌生的书法艺术。汉字之所以能够形成书法艺术是因为汉字本身蕴含着美学的要素。马克思认为“人总是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汉字的构造形象生动,追求对称中衡;汉字线条的曲直撇捺、变化多姿也显得很美。汉字在书写过程中由于操刀控笔的缘故,力量就有轻重的变化,起落运转就有书写结奏的快慢分别。古人早就用宣笔、颜料写字,后来发展为用毛笔和墨进行书写。墨迹有干湿的不同,线条也就有粗细的变化。所有这些都是书写时造成的变化,再加上个人修养、习惯、风格、信念的不同,于是一字就有一字之格,一篇就有一篇之貌。所有的书法体式都是在节奏、在力量中产生的,而节奏、力量产生的内在要素就是韵律的变化。每一个汉字、每一个时代的文字作品在传达信息时都是一个工具,但汉字自身也有美学要素,在保证书写正确的情况下把汉字写得美是汉字自身构型中的美学要素被人逐渐、自觉地认识到的结果。当人们写汉字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时就产生了书法艺术,这就是书法艺术的自觉性。汉字从一种供人们使用的书写符号系统到把其内在蕴含的美学要素发掘、凸显出来,成为书法艺术经历了一个过程,汉字的韵律美也得以发现。

从古至今,汉字都是追求美的,包括在汉字成为书法艺术之前。著名学者董作宾认为根据甲骨文的书体可以将其分为五个时期,不同时期的书体有不同时期的美学风格:一期的字大气,开放,雄伟;二期的字谨饬;三期的字颓靡;四期的字有力,劲俏;五期的字敛衽。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批评。商朝青铜时代的威严、凝重之气从青铜器上所刻汉字的结构、布排、笔画、形态上就能表现出来。商周之间的字形象性都比较强,也很生动。这是早期的字。到了中期,字的线条、人称都很规整,书写通篇非常流畅。隶书之所以能够产生,就是因为其追求张扬,要从古典文化中摆脱出来,字体往外开张,又叫“八分”。历代留下的书法作品都堪称经典之作,甚至我们写字练的碑帖很多都是古人的墓志铭,因为其上的汉字写得好,所以你就不会在意它的内容会与死去的人有关,而只单纯地认为写得好而要学习它。汉字之美毋庸置疑。

汉字蕴含的美学要素到魏晋时代就自觉地被人们发现了,并且把它凸现出来。魏晋是中国艺术的自觉时代,汉字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也被人们充分地利用起来,这与时代背景相关。魏晋时期的书法结构严整、秀丽,虽刻在石头上仍然可以看出其力量的变化。清代文人康有为认为魏碑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这些都叫意象批评,很大程度上凭的是感觉,中国艺术的批评很多都是凭感觉的,其中之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中国艺术批评的独特方法。书法作品中最有名的当数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了,其字给人以飘逸、流畅之感,字与字之间组合巧妙,在一片和谐之中充分体现了照应、变化之美,从而把汉字的美学内涵发挥到了极致。唐太宗非常喜欢《兰亭序》,他在修《晋书》时还专门为王羲之撰文,其间有言:“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馀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有评论者说魏晋作为书法时代,追求书写的美感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书法艺术也真正成为中国文人一种心灵的寄托和不能须臾或无的精神活动。汉字在那一刻折射出的光彩是前无古人、闪耀至今的,汉字之美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之后的书法家都很难超越前人的书法造诣,因为后人是学习前人的,学得像容易,自出机杼却很难。人们评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为“非草非行,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下面是他的名作《鸭头丸帖》:“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古人评其为“笔法灵动,潇洒飘逸,结体秀美,偃仰生姿,清秀惊人,得天然妙趣”。

书法进入自觉审美的时代后名家辈出,到唐代达到一个高峰。唐代的书法是纯艺术性的,特别是晚唐时期的颜真卿,在书法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这时书法评价机制发生了变化,评价一个人的书法作品的好坏不仅看其书法作品本身,还要看其人格。颜真卿发扬了魏晋书法的精神,在汉字的结体、笔法、形态方面进行了改进。他的行草、楷书写得都很漂亮,学习他字的人总是把字描摹得过于肥大,其实他的字并非如此。他在侄儿死后写了一篇《祭侄文稿》,一气呵成,饱含悲愤之情,人们评其为“对亲人的追念之情、对叛**佞的愤慨之意流于笔端,肆意涂抹,奇绝雄健,浩气充塞”。它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也是颜真卿的顶峰之作。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为中和之美,是书法艺术史上的第一座丰碑;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为气格之美(就是把论书法和论人格结合起来),是书法艺术史上的第二座丰碑。“颜体”是书法史上的又一次变革,它体现了一种新的精神风貌。其字端庄危重,崇高神圣,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大才子苏东坡把学识、修养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做了阐述:“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即你要当个好书法家,如果见识浅薄、见解狭隘、学问不足,就达不到书法的妙境。由此可见中国人在对汉字审美的自觉中不段变化:先是从字形,然后到人格,最后到学问、修养。

作为一代大词人、大诗人,苏轼的字也写得很漂亮。他的《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在他的书法作品中诗和字相和谐:字体现了诗情,诗强化了字意,相得益彰。具体分析一下《黄州寒食帖》的艺术特色:作者一开始心情平和,书写中规中矩,结体以扁平为主;随着感情越来越激越,字形开始变化,书写也变得无拘无束,肆意奔放;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尤其写到“哭途穷”时控制不住内心狂涌的心情,一下子把字写得很大,随即戛然而止,给人以强烈的共鸣感。从中可见苏轼的书法创作已炉火纯青,凝重与流动、豪放与平和浑然天成,心境与书法创作也完美地结合起来。

随后书法艺术从表现人格到学问、见识,进而发展为表现个性,尤其是草书,其主要艺术特色就是对人个性化的追求。唐代的草书大家张旭,被人誉为“草圣”,他往往喝过酒后就要写字,有时甚至还用头发浸墨,因此也被人称为“颠张”。他的书法艺术体式为狂草,杜甫有言“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的字表达了一种强烈而浓重的情感。狂草对汉字的美学要素进行了夸张的表现:谋篇布局随心所欲,率性而为;挥毫运笔文采使尽,恣意挥洒;笔画书写交错连缀,跌宕起伏,气贯神通。其审美效果或如激流湍溪,满纸云烟;或似笔走龙蛇,腾跃回环。书法飘逸,纵横捭阖,从而把汉字的美学价值张扬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

清人刘熙载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已”。这就是对书法创作中审美评价的一个经验总结。无论是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还是行书、草书,所有蕴含在其中的变化总结起来我感觉就是两个字——韵律。韵律之美,是书法艺术的真谛所在。

 综上三个问题,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汉字雅致而不粗俗,结构精巧,气韵生动。谢谢大家!

 

 

答学生问摘录:

问:您认为刘文典先生是在学术上还是在治校方针上对您影响大呢?

答:对于这个问题我感到很惶恐。我很感谢你这么问,我做了十几年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校长,我可以坦率地讲真正把刘文典精神在当代、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重新确立和弘扬起来还是本人接任工作以后的思想,以前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没有多少人会谈论刘文典。我之所以这么重视刘文典包括兴建文典阁,一是因为我觉得一所大学应该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精神;二是在刘文典身上有我们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办大学的宝贵的品质,即他追求的是一种“学术之独立,人格之自由”。这是现代中国的大学能够产生那么多名校和名师的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当代社会那么看重我们大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我觉得刘文典先生身上的这些价值都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宝贵财富,同时作为一位大文人我在学生时代就非常佩服他。我是搞古文字的,但他的学问也让我非常惊讶。他当时的生存状态不好,能坚守学术研究并能秉承这样严谨的学风,做出这样好的学问都是很了不起的。他对学术的自信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治校精神也值得我们发扬,我本人就深受其影响,这种学术精神和治校精神有其相通之处。我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悟到一些东西,谢谢。

 

返回原图
/